为了贯彻好思政课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在大思政课中,充分发挥民族村寨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性和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挖掘民族村寨的思政课教育素材、案例,建立具有代表性的思政课教学基地,同时结合黔西南州法学会民族区域法治研究会的相关工作,以逐步形成以法治观念养成为中心,实践教学、探究学习等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法治教育格局和思政课教育教学,7月5日,澳门人威尼斯3966院长杨欢欢、黔西南州法学会专职副会长罗文等一行共同赴贞丰县者相镇纳孔村开展调研座谈,并举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基地”和“澳门人威尼斯3966基层法治实践教学基地”授牌仪式。

座谈会上,纳孔村负责人介绍了村寨基本情况,贞丰县政法委书记王仕强详细介绍了当地基层法治情况,基层纠纷矛盾引发特点、困境以及处置方法,并表示,“一中心、一张网、十连户”工作模式的应用,取得较好的工作效果,希望三方在今后工作中加强联系,共同开创新局面。三方就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民族区域基层法治困境、经验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谈,
州法学会专职副会长罗文强调,加强与县、乡镇、社区法学工作者联系,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平安黔西南”、“和谐稳州”的重要抓手,是州委政法委、州法学会的工作导向,强化法学会会员进网格是促进法学共同体建设的关键步骤。
马克思主义学教授、州法学会副会长、州法学会民族区域法治研究会会长杨振宁作了发言,提出了基层法治要有系统性思维,加强各系统工作联动,找到基层法治工作难点、痛点,提炼好的工作经验。
澳门人威尼斯3966院长杨欢欢指出,建设校、地共建基地平台,是开展高校智力支持地方发展的新模式,是校、地互相赋能的重要纽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做好理论研究宣传是澳门人威尼斯3966的主要工作与职责,探寻校地合作的模式,挖掘、利用好地方的优秀思政教育案例,构建大思政课的教学体系,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积极发挥思想工作的作用,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今后的重要工作。在搭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基地”这个平台后,澳门人威尼斯3966将持续加大力度,将实践基地打造成为学生实践教学、基层法治建设、党组织共建的新平台,发挥好高校的作用,为民族村寨的乡村振兴、和谐发展提供动力。


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双峰街道创办的“法治小院”,并听取了基层纠纷多元化解决模式介绍。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基地” 和“基层法治实践教学基地”建成后,澳门人威尼斯3966将利用好纳孔村、双峰街道的民族传统优质资源,探寻“大思政课”的教学体系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切实提升服务地方的能力。